您现在的位置:能源动态 > 能源要闻能源要闻
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沈剑荣:加快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点击次数:1024次 更新时间:2024/5/31 【关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以碳市场、碳关税、碳标识等为代表的绿色经贸规则体系正加速形成,产品碳足迹逐步成为全球经贸往来的通行证。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江苏亟待加快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掌握发展主动权。

 

科学认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绿色是新质生产力自身的鲜明特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导向和必然结果。而产品碳足迹正是衡量产品含绿量和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水平的标尺,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顺应全球绿色发展潮流,主动融入全球绿色价值链。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明确提出碳中和时间表,超3000家跨国企业加入科学碳目标协议。绿色价值理念越来越得到市场认同,且以产品碳足迹管理为引导,致力于全生命周期降碳,实现更具韧性、包容与可持续性的绿色价值链体系已成为国际共识。江苏是外贸大省,2023年进出口总额达5.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12.6%新三样出口超256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亟待主动顺应全球绿色发展潮流,推动碳足迹核算认证,提升江苏制造绿色溢价,以产品含绿量带动发展含金量

 

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需,提升国内循环质量和水平。碳足迹可提升绿色产品的认可度和辨识度,引导激励公众更多选择低碳产品,从而以绿色需求牵引绿色供给,带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江苏绿色低碳产品供需两旺。2023年,江苏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04.7万辆和103.5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销比均过半;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13.2亿平方米,规模全国第一;全省绿电交易量达50亿kWh,居全国前列。标签量化产品碳足迹,可进一步加快江苏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扩大绿色消费规模,形成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塑造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全球可再生能源倡议RE100,苹果、特斯拉、日立等跨国企业纷纷提出低碳供应链要求,将碳足迹与产品合规性和供应商资质直接挂钩。氢冶炼产品、生物航油、可再生电力等低零碳技术和产品也越来越受市场青睐。当前,江苏产品绿色制造和可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有待提升,如短流程炼钢比重约17%、吨钢排放约2吨,高于欧美的0.9—1.2吨。这亟须以产品碳足迹管理赋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加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江苏制造绿色竞争力。

 

准确把握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环节

 

建设碳足迹管理体系需要以提升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为主线,以建立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体系为关键,全链条推动产品碳足迹的标准建设、核算、标识认证和应用场景开发。

 

突出标准引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标准体系。构建碳足迹标准体系,研究出台与国际接轨、符合国家要求、彰显江苏特色的电池、光伏、钢铁等行业碳足迹核算指南,发布一批优势特色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团标、地标。出台碳足迹管理规范,研究制定碳足迹核算认证技术规范与报告指南、机构管理规范、数据安全和数据质量评价标准,提升碳足迹核算认证报告质量,保障碳足迹数据信息安全。探索制定重点行业产品碳足迹基准值、标杆值,精准指导企业将产品碳足迹作为重要指标,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强化节能降碳诊断,实施绿色低碳改造。

 

突出数据驱动,推动产品碳足迹精准核算。一是实现服务靶向化。优选锂电池、晶硅光伏、钢材等外向度高的产品类别,建立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LCA)核算模型,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企业名单和产品名录,提供全面精准服务,并逐步扩大到其他行业。二是实现核算精准化。强化江苏一手数据归集转化和应用,构建江苏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明确江苏本地碳排放因子,实现产品碳足迹数据精准核算。三是实现数据贯通化。以产业强链为导向,按照供应链组织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自愿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数据的贯通。

 

突出认证溯源,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优化面向企业的在线碳足迹认证溯源服务,按国家要求提供规范的产品碳足迹标识,并以二维码标签形式发放,引导企业在产品或包装物、广告等位置标注和使用碳标识。逐步扩大认证标识的行业应用范围,按急用先行原则,先聚焦电池、光伏和钢铁等优势产业链开展认证示范,再围绕各地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开展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纺织品、输配电设备、绿色建材等特色产品认证。

 

突出应用导向,拓展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丰富绿色采购场景,将碳足迹采信证明纳入政府绿色采购要求,加大低碳产品采购力度。拓展绿色出海场景,为企业出具绿色出海数据采信报告,消除因数据不被认可带来的高碳锁定风险。拓展绿色低碳供应链场景,将碳足迹采信数据纳入企业绿色供应链评价标准,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加强碳足迹管理。丰富碳足迹信息披露场景,为企业提供权威的碳足迹信息披露及公示渠道,助力企业涉碳信息合规披露。

 

持续推动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路径

 

持续推动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需要构建以满足市场绿色需求为导向、公共服务平台为纽带、本地化数据库为核心、场景应用为抓手、技术人才为保障的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从而彰显江苏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权威性、自主可控性和国际互认性。

 

建设全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权威的一站式产业低碳服务枢纽。打造省级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由多家省级主管部门共同推动,形成官方的碳足迹数据归集平台和认证标识发布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碳足迹核算认证试点。打造全流程服务体系,在与国际通行标准对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从建模、核算、认证到场景应用的全流程碳足迹核算认证体系。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集成政策发布、公共服务、供需对接、信息披露等功能模块。

 

构建自主可控行业碳足迹数据库,夯实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数字底座。对标国际通行商用碳足迹数据库,构建公用基础、行业实景、行业背景三大数据库,归集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报告模板、核算模型和排放因子,方便企业低成本、快捷化开展碳足迹核算。围绕优势产业链汇集上下游、原材料、零部件信息,采集江苏行业的碳足迹实景数据,不断积累并转化形成行业背景数据库,并打造江苏本地库,鼓励各方采信应用江苏标准和数据。

 

推动产品碳足迹互信互认,营造低碳开放合作共赢局面。推动标准规范互认,实现核算规则、认证规则和产品种类规则与国际接轨,并积极引入国际机构参与标准研究与制定。推动认证结果互信,吸引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参与江苏碳足迹核算认证工作,并通过政府间平台、供应链合作关系、认证机构合作关系实现互认互信,同时加强与国外官方、权威机构互动互访。推动数据库互认,兼容国际数据标准,将江苏本地库数据转化为符合国际通用数据库文件格式的数据集,实现数据互通。

 

集聚碳足迹专业服务资源,打造全省低碳服务生态圈。促进线上集聚,集成包括碳足迹核算、认证、咨询、金融、技术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权威的低碳服务需求响应渠道。推动线下集聚,汇集碳交易、碳认证、碳资产管理、低碳检验检测、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价等高端服务资源,在全省打造若干个低碳服务业集聚区。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有序推动平台市场化运作,集聚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搭建低碳服务生态圈,形成互联网+增值服务模式,打响江苏碳足迹平台品牌。


来源:《群众》杂志2024年第10

作者:沈剑荣(作者系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