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已经成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安全调度和用户节能降碳问题的关键手段。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支持政策,规划到2025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2月22日,国家发布《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旨在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初步形成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基本能够支撑新型储能行业商业化发展。
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储能”这一议题建言献策:
特/别/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温枢刚
当前,“新能源+储能”发展存在新能源配置的储能整体利用率低、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现有市场机制难以全面反映“新能源+储能”的多元价值,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
建议:新能源配储能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电源特性,优化新能源配储能的规模、型式。鼓励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储能,支持储能容量租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共享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加快建立“新能源+储能”一体化调度机制,充分发挥储能调峰调频、功率支撑等多重作用,进一步提升利用水平。明确储能市场定位,加快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建设,体现储能的多元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宋海良
新型储能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能够有力支撑未来能源电力发展。进入“十四五”,我国新型储能呈现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在实际参与中,行业总体仍处于商业化初期,产业链基础和完备性不够牢靠。
建议:在健全新型储能政策体系、突破核心技术、完善标准体系、形成商业模式等环节加快攻关重大共性问题,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 李家杰
“储能技术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意义,及其本身极高的商业价值已有行业共识。现实却是,我国储能产业没跟上新能源发展的脚步,储能规模明显不足。”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因为各地对于储能发展政策缺乏可落地的执行细则,储能技术创新也较为单一,全场景规模化应用不足,同时我国储能标准体系不健全。
建议:在政策层面,相关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明确新型储能市场的利益分配和交易细则等;在标准方面,应完善储能标准和管理体系,推动储能标准体系与能源电力系统的标准衔接;在试点应用层面,国家应打造储能整县(市、区)试点,加强“分布式光伏+储能”的顶层规划,同时加强技术攻关和试点示范,推动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毓群
以电池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
一要参照核电级安全,建立以失效概率为依据的电池储能系统安全分级评估体系,并将该体系纳入到重大项目招标条件,引导电池储能迈向以“核电级安全”为标杆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围绕大容量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集成系统这一关键领域,加强电化学储能系统测试评估与实证,建设国家级电化学储能实验验证平台。
三要加强电池储能数据的统计发布和共享。在电池护照及配套政策研究方面,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发挥中国产业链完善、应用数据丰富的优势,针对碳足迹、ESG、回收溯源、梯次利用等实际管理需求,研究设计我国电池护照,并将其作为我国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工具。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汉元
近几年,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抽水蓄能仍是绝对主力。从经济性判断,建设大容量长时储能系统,抽水蓄能仍是最优选择。虽然我国是全球抽水蓄能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但近十多年来发展速度整体较慢,建设速度始终不及预期。
建议:进一步开展抽水蓄能站点勘测工作,储备优势资源,精选一批具备良好经济指标和工程建设条件的储备站点,推动其纳入《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后续大规模建设夯实基础。加大政策驱动力度,集中精力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大规模开工建设抽水蓄能项目,尤其是距离负荷中心近、建设周期短的中小型离河抽水蓄能项目,用5到10年时间基本全部完成,同步甚至适度超前于电网的改造升级,率先构建起我国以抽水蓄能为主,电化学和其他储能方式为辅的储能系统,助力我国能源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 钟 铮
新型储能调节性能优良,建设速度快,不受地域限制。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以形成万亿大市场。目前,新型储能产业处于商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初期,存在实际利用率不高,未能充分发挥价值,投资回报机制不完善,影响行业投资积极性等问题。
建议:建立新型储能共享传统抽水蓄能容量电费机制,同时探索储能辅助服务盈利模式;建立储能碳积分制度;出台金融支持和财税减免政策;激励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解决共性技术难题;统筹锂资源开发,稳定市场价格。
综合整理新华社、中国能源报等信息
编辑:李想 黄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