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工程管理数字化创新
文/韩爱生 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当前,AI技术发展正进入关键转折期。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突破性进展,不仅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更引发了各行业与AI技术深度融合的新浪潮。这场变革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经济社会逻辑,其影响将重塑中国数智化发展的底层架构。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行业,工程管理领域也不例外,当工程建设企业不断能够以更经济可行的方式部署行业大模型应用,一场涉及工程建设设计范式、施工流程、管理体系的深层变革已然拉开序幕。
一、跨越拐点,大模型技术加速AI进入千行万业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跨越关键拐点,大模型技术成为推动其广泛应用的核心动力。从早期以CNN架构为主,实现物体识别和分析,部分替代人眼、耳功能,到如今以Transformer架构为主,具备理解和生成能力,能在众多领域替代高端脑力劳动,AI的进化历程令人瞩目。尤其是DeepSeek在技术开源、算法优化、成本低廉、普惠应用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将在优化设计方案、提升经营管理能力、降本增效、强化质安风控等方面逐渐显现出其赋能工程管理的能力和价值。
AI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在投资管理阶段,通过智能风控和财务分析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勘察设计环节,"AI+BIM"技术实现了智能规划与优化设计,提升了设计质量和效率。施工策划过程中,自动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显著提高了施工速度和安全性。项目监理方面,AI在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标准的达成。最后,在预测维护阶段,利用用户数据和智能运营实现设备故障的预判和维护,延长设施使用寿命并降低成本。AI的应用不仅优化了传统流程,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为企业创造了更多价值。
二、工程行业大模型重塑管理新范式
虽然通用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能够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并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但在工程建设行业或企业的专业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行业理解能力不足,通用大模型缺乏对行业的深度认知,难以准确把握复杂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以及特定的业务流程;其次是精准度问题,由于工程建设领域涉及大量高精度的数据计算和分析,如工程量清单、成本核算等,通用大模型可能会因为数据来源的广义性和模糊性而导致预测偏差;最后是企业数据利用上的障碍,通用大模型通常无法直接访问企业的私有数据,例如历史项目记录、财务报表、成本控制数据以及供应链管理信息,这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数据理解能力受限,难以为企业提供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
行业大模型平台基于企业应用大模型的实际需求,提供从模型训练到推理的一体化专用模型平台,帮助企业快速构建适配具体业务场景的专属模型。
以新中大科技推出的六和AI训推平台为例,是专为工程建设领域打造的企业级AI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平台深度融合了DeepSeek大模型技术,构建了覆盖数据管理、模型训练、推理部署的一体化工具链。通过无缝对接通用大模型,平台将AI能力广泛应用于成本管理、合同风险控制及智能建造等核心业务场景,实现工程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通过"通用大模型+行业深度适配"的技术路径,不仅降低了AI应用门槛,更通过场景化工具链释放了工程数据的潜在价值,以推动工程建设企业从传统管理向智能管理转型。
三、AI赋能数智化创新
AI与数智化创新正深刻重塑工程全产业链的运作模式,推动各个环节高效协同,实现全面优化和发展。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从初期的投资测算到后续的成本控制、合同管理、生产执行直至税务处理等具体场景,AI的应用无处不在。它不仅革新了传统的业务流程,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
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AI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并根据市场动态实时调整预算分配,确保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效率;在成本管理方面,AI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并提供优化策略,有效降低了不必要的开支;对于合同管理,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自动解析条款内容,识别潜在风险,提高合同执行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在生产过程中,AI通过智能调度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保证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在税务管理领域,AI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帮助企业遵守法规,合理避税,提前预警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确保企业利益最大化。
AI赋能的数智化创新正在全方位改变工程产业的发展模式,促进各环节间的无缝衔接和高效协作,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也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这一变革不仅标志着工程技术的重大进步,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展望未来,在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创新升级和新型生产力培育过程中,AI行业大模型与IoT物联网、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机器人技术以及元宇宙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引领这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这种结合不仅将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还将助力广大工程建设企业开拓新的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并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变革,迎接工程建设行业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