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能源动态 > 能源要闻能源要闻
氢资讯丨工信部将推动氢冶金、氢燃料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美国发布清洁氢生产税收抵免最终规则。法国7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焚毁。
点击次数:271次 更新时间:2025/1/14 【关闭】

政策速递



工信部发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推动氢燃料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6日,工信部解读了《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旨在促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助力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的规模化应用。该方案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针对七大场景提出了30项政策措施,涵盖清洁低碳氢替代、氢冶金、绿色甲醇、合成氨及燃料电池汽车等。


政策背景强调氢能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自2022年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来,中国在氢能产业顶层设计上取得进展,尤其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截至202410月底,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超过2.7万辆,加氢站建设超过500座,商用车领域示范规模国际领先。


下一阶段,《实施方案》将聚焦高质量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扩大应用场景,完善加氢基础设施,支持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开展氢能物流干线建设,形成大流量的氢能物流网络,进一步推动燃料电池货车市场增长,为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工信部解读 《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推动氢冶金发展


工信部近日发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旨在促进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在钢铁等重工业的应用。文件指出,到2027年,清洁低碳氢将在冶金、合成氨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为推进氢冶金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方案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包括提升氢基直接还原竖炉、流化床等关键设备和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鼓励钢铁企业利用焦炉煤气等低成本氢源,逐步增加绿氢使用比例。同时,将支持高炉富氢冶炼的发展,并探索适用于低品位铁矿石的氢冶金路径。此外,政策还将对符合条件的氢冶金项目提供产能延期置换等支持,以加速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


工信部解读《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人近日对《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该方案旨在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促进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支持技术装备升级。氢能被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30年,全球氢冶金年需求可达660-1400万吨,绿色甲醇和绿氨的年用氢量将超过4800万吨。


当前,中国氢气年产量已超3500万吨,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突破10万吨/年,氢能示范项目涵盖冶金、化工等多个行业。随着电解水制氢技术的进步,氢能装备也在持续升级,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施方案提出拓展氢能应用场景、加强技术装备攻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等重点任务,以推进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计划制定相关标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国际视野




美国发布清洁氢生产税收抵免最终规则,增强投资确定性


美国财政部与国税局近日公布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中关于清洁氢生产的税收抵免最终规定。新规则明确了不同类型的氢气生产商——无论是采用电力、碳捕获天然气、可再生天然气还是煤矿甲烷——如何符合税收减免条件。税收抵免的价值取决于氢气生产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GHG)排放量。根据相关法规,氢气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得超过每生产1公斤氢的4公斤二氧化碳当量(CO2e),才能符合清洁氢定义。符合条件的清洁氢分为四个抵免等级,温室气体排放最低的氢获得最大额度的抵免。此举措旨在为氢气产业提供更清晰的投资指导,确保符合法律规定的生命周期排放要求,从而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法国7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焚毁造成经济损失500万欧元


继韩国釜山加氢站爆炸火灾后,202512日凌晨,法国贝尔福市Danjoutin区一停车场发生火灾,导致7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被焚毁,几乎全部运营车辆受损。凌晨220分左右,火势得到控制,未再有爆炸风险。贝尔福地区省长Alain Charrier表示,安全系统在火灾中自动排空了储氢罐内的氢气,居民听到的爆炸声实为高温下公交车轮胎爆裂所致。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鉴于每辆氢能公交车价值约70万欧元,此次事件将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此前,该地区于20248月招标引入8辆氢能动力公交车,以推动绿色公共交通发展。


行业动态



中国海工与上海高研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海工公司与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在上海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长三角CCOSO示范工程、海上风电制氢及氢基绿色燃料合成等项目,并探索海洋装备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家机构将在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深化合作,旨在构建高水平的战略互信,共同推进集团化发展战略,助力绿色海洋技术的发展。


华电正能圣圆伊金霍洛旗风光制氢项目快速获批启动


华电正能圣圆在伊金霍洛旗的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已获立项批复,总投资7.8亿元。该项目结合了12万千瓦的新能源产能——包括7万千瓦风电和5万千瓦光伏,预计年制氢量达2889吨。配套建设有占新能源装机15%的电储能设施,储能容量为1.8万千瓦/7.2万千瓦时,旨在支持加氢站及氢燃料电池重卡的应用。从获得自治区能源局批复到完成所有前期手续,仅耗时15个工作日,展现了高效的审批流程。


项目进展


秦龙电力秦元热力氢能多能互补项目成功投运,引领清洁能源新方向


国机集团中联西北院完成的秦龙电力秦元热力氢能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能系统示范项目已顺利投入运行。此项目集成了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电解水制氢、高压气态储氢及氢燃料电池发电等多种能源技术,满足园区供电、供热和供冷需求,构建了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智慧能源系统。作为陕西省乃至全国领先的氢能应用示范工程,它不仅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完全消纳,减少了污染气体排放,还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持。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中联西北院在氢能应用领域的显著进展,为未来氢能为核心的综合能源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氢能项目年末爆发:多项重大工程获批、开工与投产


202412月,中国氢能产业迎来丰收季,多个重要项目相继获批、启动建设或投入运营。其中,元鳇能源年产7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正式开工,成为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绿色甲醇项目;国内首个氢代油绿色钻井示范工程也在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顺利开工,预计减少柴油用量192吨,碳减排量达543吨。


此外,全国首个绿色氢能及液态阳光全产业链应用示范项目在云南启动,涵盖制、储、输、加、用五大环节。上海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氢储工程项目也于本月举行启动仪式,集成光伏发电、电解槽制氢、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等模块,构建智能微电网系统。


其他亮点包括:黑龙江鸡东县制氢项目完成备案,总投资7亿元;内蒙古喀喇沁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获准建设,总投资26亿元;山西吕梁经开区与广东泰极动力合作的3MW绿电离网制绿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签约;以及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的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投产,年产能达150万吨。


这些项目的推进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了新的动力。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松原完成关键里程碑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作为全球最大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示范项目,近日完成了合成氨装置的全部框架浇筑。该项目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已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并成为氢动吉林重点工程之一。中能建投资的此项目,计划年产20万吨绿色合成氨,是企业单笔投资最大的氢能项目,标志着其在能源转型上的重要一步。接下来,项目将进入氨合成设备、合成塔等关键组件的安装阶段,预计20257月底完工。


中国华电推出新型电解水制氢设备,助力双碳目标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成功下线自主研发的华臻”3300Nm3/h碱性电解槽和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发的华瀚”500Nm3/h PEM电解槽,并启用了2.5兆瓦PEM电解槽实证平台。这些装备实现了电流密度、能源利用效率及负荷调节范围的显著提升,其中华臻碱性电解槽重量减轻约50%,直流电耗降低至4.4kWh/Nm3以下;华瀚”PEM电解槽则在贵金属载量减少30%的同时,达到了30000A/m2的电流密度。2.5兆瓦PEM测试平台为当前行业最大,对推动大功率PEM电解槽技术进步意义重大。此进展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有助于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进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碳索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