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S降本空间大 2030年前有望形成产业化能力
二氧化碳制备混凝土、二氧化碳驱油等相关CCUS(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路线已经呈现出一些可以盈利的早期机会,未来CCUS成本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根据CCUS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目标,2030年前CCUS技术要形成产业化的能力。
12月7日至8日,“2024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在京举行。大会上编制发布的最新版《中国CCUS发展技术路线图》作出上述判断。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李萌表示,在技术进展方面,低成本、低能耗的新一代捕集技术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正由中试逐步向工业示范过渡。二氧化碳利用整体上处于工业示范阶段,矿化利用等接近商业化水平。二氧化碳封存方面进入早期示范阶段,在示范项目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投入投运和规划建设中的CCUS示范项目已经超过了120项,具备二氧化碳捕集能力已经超过了每年600万吨。覆盖行业持续扩大,火电、钢铁、水泥等主要行业均已开展相关示范,制氢、印染、玻璃等行业陆续有示范工程投运。
1、实现CO2与SO2高纯度分离的抗SO2固态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
金融界2024年11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能实现CO2与SO2高纯度分离的抗SO2固态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8491490 B,申请日期为2024年5月。
2、CO2有望成为未来石化工业重要的新型碳资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机化学专家杨为民围绕“双碳目标下的CO2化工利用技术”的主题,提出CO2规模化化工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且CO2有望成为未来石化工业重要的新型碳资源。此外,他还介绍了CO2加氢制甲醇、CO2多相催化酯化制高纯电子级碳酸乙烯酯等几项具体技术
3、美国碳捕集技术商Heirloom 获得1.5 亿美元B 轮融
美国领先的直接空气捕集(DAC)技术提供商Heirloom获得了1.5亿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Future Positive和Lowercarbon Capital共同领投,后者还投资了Heirloom的A轮融资。B轮融资的新投资者包括Future Positive、H&M 集团、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美洲)、三井物产株式会社、MOL Switch LLC、量子创新基金和西门子金融服务公司等。
4、欧盟CCUS技术发展现状:综合成本100-200欧元/吨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发表2024年欧盟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报告,全面介绍CCUS技术在欧洲的现状、价值链和市场地位,并分析了其全球竞争力。研究表明,尽管CCUS技术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成本高、技术成熟度不足等挑战。欧盟在公共和私人研发投资方面表现突出,但在风险投资方面仍需加强。未来,随着技术的规模化和成本的降低,CCUS技术有望在实现气候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
行业观察:2024碳捕集行业发展新动向
一、2024年,碳捕集与封存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增长,全球正在开发的项目总数跃升至628个,相比2023年增长了60%。反映了碳减排的迫切性和全球对CCS技术认识的提升,也标志着CCS技术在减少排放方面的巨大潜力正逐步释放。
二、直接空气捕集(DAC)技术作为CCS领域的新兴力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DAC技术能够直接从大气中捕获二氧化碳,为那些难以通过传统减排手段控制的排放提供了解决方案。不过中国直接空气捕集与国外先进技术还有不少差距。
三、CCUS材料和工艺设计不断取得突破,低能耗、高容量、高稳定性的吸收剂的实验到批量生产,不断向低成本和商业化迈进。
四、从欧美到亚太等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CCS项目上的积极布局,
CCS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际间的紧密合作加强,中国积极布局碳捕集技术,大有后来居上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