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规划政策 > 政策解读政策解读
能源政策解读: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滩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
点击次数:1890次 更新时间:2023/3/30 【关闭】

202235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滩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5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再次提到这一政策,随后还印发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的通知。


近年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随着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发展,我国风电、光伏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成本不断下降,已基本进入平价上网的新阶段,具备建立大型风光基地的能力。然而,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土地资源成为制约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滩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针对有利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是保障新能源发展的用地需求,实现新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促进未来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障新能源发展的用地需求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能量密度较低,占地面积大,随着新能源规模快速扩大,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影响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保障新能源发展的用地需求,实现新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政府积极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并通过明确用地管理政策、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推广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等措施,推动解决制约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用地困境。

 

完善新能源项目用地管制规则


加强空间规划之间、相关主管部门之间的协同,完善新能源用地、用海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建立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能源主管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加强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衔接,将新能源项目的空间信息按规定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统筹安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项目用地,结合资源禀赋、土地用途、生态保护、国土空间规划等情况,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未利用地,布局建设大型风光电基地。

 

提高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尽管我国幅员辽阔,但是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土地资源仍然较为紧张,尤其是中东部地区,新能源项目应节约集约利用国土空间资源。建设新能源项目应统筹考虑清洁低碳能源开发、输送、储存等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完善能源项目建设用地分类指导政策,调整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用地用海要求,制定利用沙漠、戈壁、荒漠土地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的土地支持政策,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不得突破标准控制,鼓励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通过技术进步节约用地。


大力推广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


 光伏发电具有一定生态修复的效果,实践证明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修复可以有机融合,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应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评价新能源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和效益。要大力推广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研究出台光伏治沙等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设计、施工等标准规范,并支持在石漠化、荒漠化土地以及采煤沉陷区等矿区开展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效益的新能源项目,以光伏+”治理沙漠、戈壁、荒山、沉陷区等土地,充分发挥新能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


光伏产业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风光大基地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大基地的电站安全关乎着国家能源的安危。相对于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大型风光基地的集中式开发,可以通过规模效应以最大程度降低土地、基建、运维等方面的成本,充分发挥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的风光资源潜力,保障新能源发展的用地需求,实现新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在政策支持下,风光大基地建设成为国家推动双碳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将加速光伏等新能源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沙漠、戈壁、荒滩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为光伏产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对行业的发展提出诸多新的要求。

 

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地理及气候条件相对恶劣,光伏电站对组件载荷的要求更高,发电量后期的运维思维也都不同以往,对相关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只有更先进、更质优、更高效、更稳定耐用的产品才能行稳致远,经得住时间考验。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风光大基地电站建设,需要更科学、更严密的论证,要更重视电站在长生命周期中的安全、可靠性,确保它是安全可靠的资产。

光伏行业要抓住大基地建设的机遇,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认真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优化和提高光伏发电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光伏发电中储能的空间,制定更精准、更精细的光伏发电站规划实施时间表,发挥光伏行业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大基地建设中的有力支撑作用,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